朱德故里景區 攝影 胡閏
剛過去的黃金周,讓朱德故里這個紅色景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備受外界關注。
老支書客棧 攝影胡閏
在整個國慶期間,儀隴縣整合力量,部門聯動,用智慧服務旅游等系統,“硬”“軟”件一手抓,朱德景區共接待游客26.3萬人次,同比增長34.8%,創歷史新高。
據了解,儀隴的旅游業大半部分是靠紅色旅游貢獻的,而如今這一格局也正在悄然發生變化。
10月7日,朱德故居管理局局長龍騰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“今年12月1日,是朱德元帥130周年誕辰紀念日。借此契機,朱德故里景區的發展模式也做了些微調,我們在做足紅色文化的同時,把綠色文化資源與此串聯起來,形成新的旅游線路,帶動老百姓脫貧增收”。
紅色旅游持續升溫 旅游資源富足
朱德故居紀念園區是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,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黨員干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,國家國防教育基地,全國廉政教育基地。朱德故里琳瑯山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,全國紅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區。以朱德故居、朱德誕生地、朱德故居紀念館為主體的紀念園,是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、30條紅色精品旅游線路之一。
近年來,儀隴的紅色旅游持續升溫,但相關單位“未雨綢繆”,意識到自身旅游業態的局限性,除了繼續增強紅色旅游持續發展能力外,儀隴還著重推動休閑游逐步成為旅游主體,以“德文化為依托”發展生態觀光、民俗風情、康養度假、文化體驗、鄉村旅游等業態。這些舉措包括:改造景區內游步道建設、退耕還林、加快打造國防教育基地的兵器陳列館、生態資源保護與開發;大力發展鄉村旅游,打造農耕文化旅游區、民宿等。
“紅+綠”旅游扶貧 帶動老百姓增收
在儀隴新的旅游發展戰略中,紅色旅游和鄉村綠色觀光旅游融合發展,催生了“紅+綠”的旅游扶貧模式。
自朱德故里景區正式開放以來,周邊的村鎮就依托景區的影響力搞起了鄉村旅游。在景區內“點將臺”附近,一個名叫“老支書客?!笔怯慰偷谋亟浿?,75歲的丁學明是朱德故里景區內蔡家坪村的老村支書,他用自家的兩層房屋與別人合伙在景區大門旁開起了“老支書”農家樂。
這里集吃住玩一體,是景區內農家樂的示范戶。在周邊還有其它幾家農家樂民宿,儀隴縣政府相關單位對農戶進行一對一指導幫扶,引導幫助改造鄉村酒店、農家樂實現旅游扶貧。為當地百姓的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在景區道路的經果林也是景區內的一道亮點,夏可賞花、秋可采果,充分利用綠色資源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“道路兩旁的果樹每年也能給我帶來2萬元左右的收入?!币淮迕窀嬖V記者,“以前村里的水果要挑到城里去賣,如今在家門口就被游客采摘了,銷售已不成問題,未來的日子大有盼頭了?!?/span>
據悉,儀隴縣通過挖掘紅色旅游資源,融合現代特色農業的鄉村綠色觀光旅游扶貧模式,是儀隴縣脫貧的一種途徑。
近年來,朱德故里景區大力發展紅色旅產業,把紅色旅游與生態、文化、農業、鄉村旅游緊密融合,更加注重“紅+綠”共生共榮,打造“紅+綠”產業文化集群,把旅游和老百姓的生活緊密連接起來,呈現出景民共建共享、良性互動的發展局面。